都市小说连载
长篇都市小说《错误的邮箱地址对方能收到吗男女主角靳承墨许念安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非常值得一作者“喜乐当归”所主要讲述的是:和靳承墨假离婚的路我收到一封来自十五年前的定时邮亲爱的许小我们结婚孩子是不是和你一样爱笑?我们变有钱了吗?在江都买到带大阳台的房子了吗?如果此刻死二十岁的靳承墨最后悔的是还没教会你修马桶;最牛比的是肋骨断了两把你从地震的废墟中托举了出如果十五年后的靳承墨对你不请记得替我揍写于 2010 年 5 月余震后而另一封刚刚发来的邮件显靳承墨上个月买的钻两万的发票...
亲爱的许小姐,我们结婚没,孩子是不是和你一样爱笑?
我们变有钱了吗?在江都买到带大阳台的房子了吗?
如果此刻死去,二十岁的靳承墨最后悔的是还没教会你修马桶;
最牛比的是肋骨断了两根,把你从地震的废墟中托举了出去。
如果十五年后的靳承墨对你不好,请记得替我揍他。
写于 2010 年 5 月余震后
而另一封刚刚发来的邮件显示。
靳承墨上个月买的钻戒,两万的发票,签字是另一个女人的名字。
我知道,纵使他曾经用生命爱过我。
我们的假离婚,也要变成真的了。
01
东城实验附小的学区房,我已经托人问过了,首付没问题。
到时候你带灯灯去面试,我提前和招生办的老师打招呼。
靳承墨一边开车一边看着手机里的购房 APP。
他的语气十分笃定。
仿佛离婚只是一场需要我们共同解决的技术性问题。
还有,如果灯灯以后想走竞赛保送,我手头有个课题可以挂她的名。
小学组科创赛评委是我师兄……
他还在我耳边絮絮叨叨着离婚后取消限购,房子的朝向,装修风格怎么样……
他的声音像隔着一层玻璃,模糊又遥远。
我盯着手机屏幕,一句都听不进去。
两封邮件交替切换。
十五年前他写许念安,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和你一样爱笑?
十五年后他买给别人的钻戒发票上签着宋熙雅。
我突然想到一句话:
三十岁以后,没有什么值得大哭一场的大悲大痛。
全都是细碎的、密密麻麻的刺痛。
比如现在。
比如他还在认真规划着女儿的未来,却丝毫没察觉到我的走神。
比如他手机突然震动,实验室的紧急来电。
他皱眉接起,语气瞬间切换成那种沉稳可靠的靳教授:
数据异常?我马上过去。
他匆匆调头,在路边把我放下。
临走前还不忘回头叮嘱我:
安安,抱歉,这次情况实在紧急,我们改天再去民政局。
对了,记得把灯灯的疫苗接种证明复印一份,学区房登记要用。
靳承墨开走的瞬间。
我立刻打开浏览器搜索抚养权诉讼举证要点。
我想起上个月家长会,他缺席的那次。
灯灯在画全家福时,把爸爸的脸涂成了空白。
我打开我们提前拟好的离婚协议。
把共同抚养的条款,一个字一个字删掉。
02
我和靳承墨是典型的小镇做题家。
别人走到江大只要花五分钟。
而我和他花了整整十二年。
2010 年江都地震。
天花板塌下来的瞬间,他扑过来用身体护住我。
废墟里,他的肋骨断了两根,头上的血顺着下巴滴在我脸上。
他却笑着说: 许念安,你要是死了,我找谁吵架去?
后来,在临时安置点的帐篷里,他把易拉罐环套在我手指上。
等我们有钱了,给你换钻戒。
那时候的靳承墨,眼里有光,掌心有汗。
连呼吸都带着少年特有的莽撞和笃定。
硕士毕业前最后一次模拟法庭。
当时靳承墨刚结束博士期间的实验。
许大律师以后上庭能不能别这么凶?刚才把被告席学长吓到手抖。
他含着雪糕棍含糊不清地笑。
把律所实习 。ffer 推到我面前。
你要是真当律师,我天天去律所门口接你。
有一次靳承墨在实验室连续待了 36 小时。
抱着从学校带回家的数据在我们的出租屋门口睡着了。
他掌心还攥着给我带的奶茶,纸杯贴纸上手写着给未来大律师。
那天他发着烧说胡话:
要是你能每天都在家多好,这样我通宵做完实验就能看见你。
我抚摸着熟睡中的靳承墨,开始期待两人的婚后生活。
那时候他的主业蒸蒸日上,横向课题也刚刚起步。
整天忙的不可开交。
还因作息不规律,得了胃出血。
冲动之下我放弃了律所的 。ffer。
决定在家当全职作家,顺便照顾他的起居。
2022 年,靳承墨破格升了副教授,学校也破格分了他一套人才公寓。
他带我去看房,站在阳台上搂着我的肩说:
许念安,我们终于熬出来了。
那时候,我以为苦尽甘来。
03
直到上个月,靳承墨难得准时回家。
他坐在餐桌前,兴奋地和我说着今年新招的博士生:
宋熙雅的爷爷是院士,手里有国家级重点项目。
她的父亲是江大经管院院长,母亲是国企高层。
他随手夹了口菜,眼神里带着一种我许久未见的亮光。
不是少年时那种纯粹的野心。
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艳羡。
你知道吗?她本科发了两篇 SCI,全是她爷爷实验室挂的名。
她甚至不用熬夜跑数据,不用低声下气求合作,不用被审稿人刁难。
他摇摇头,像是自嘲,又像是某种不甘。
我花了十几年才爬到副教授,而她,只需要一个姓氏。
我现在都能想到她的未来,毕业人才引进到高校,顺利进杰青。
拿着我们三倍多的科研经费,顺利坐到管理层的位置……
我看着他,想起很多年前,靳承墨每天在实验室熬到凌晨三点。
经常因为数据异常崩溃到砸键盘。
我问他:
那她为什么选你当导师?
靳承墨顿了顿,嘴角微微上扬,语气也变得轻快:
她说,她看过我的论文。
江大电子信息学院最年轻的副教授,人工智能领域的新锐。
她说,她喜欢我的研究方向。
我忽然意识到,靳承墨的骄傲,从来不是纯粹的学术理想。
而是那种小镇做题家骨子里一辈子的执念:
我拼尽全力得到的东西,别人生来就有。
而现在,宋熙雅的出现,让他第一次觉得
原来,我也可以被『特权』选中。
那天晚上,他罕见地没有回学校。
而是坐在书桌前,翻着宋熙雅的简历,一遍又一遍。
我站在门口,看着他指尖摩挲着那张纸的边缘。
如同在抚摸某种触手可及的捷径。
他突然开口,声音很轻:
许念安,如果当年我有这样的资源……
他没有说完。
但我知道他想说什么。
如果当年他有这样的资源。
他就不必在实验室熬到胃出血。
不必为了一个副教授职称低声下气,求爷爷告奶奶。
甚至不必娶一个全职作家。
我理解人性的弱点。
但眼前的靳承墨依然让我觉得陌生。
他能用身体挡住坍塌的梁柱。
却挡不住自己望向年轻眼睛时的心跳。
04
次日,课题组的庆功宴选在了江大附近的酒店。
靳承墨破天荒叫上了我。
今天论文被顶刊收录,宋熙雅说一定要请师母一起来。
他系领带时特意喷了香水。
袖扣是上个月我送他的生日礼物。
宋熙雅坐在靳承墨右手边。
黑色连衣裙,珍珠耳钉,指甲是低调的裸粉色。
她微微侧身,指尖搭在靳承墨的袖口。
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甜腻:
靳老师,这道炙烤和牛,我记得您最爱吃。
她夹起一块,蘸了酱汁,轻轻放在他面前的碟子里。
靳承墨点头:
你倒是细心。
我盯着那块和牛。
想起上个月他回家吃饭时,我特意做了他喜欢的红烧排骨。
他却只吃了两口,说最近胃不舒服,吃不了太油腻的。
原来不是吃不了油腻的,只是不想吃我做的。
庆功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宋熙雅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篇论文能中,全靠靳老师。
要不是您通宵帮我改算法,数据根本跑不出来。
没有靳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
靳承墨摆了摆手,抿了口酒:
要说功劳,还是熙雅家提供的算力资源关键。
用超算中心就是不一样,想想我们当年在机房排队等 GPU 的日子,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
师母。
对面的男生突然开口,好奇地问我:
您平时在家写作,应该挺轻松的吧?
不像我们,天天被数据折磨得头秃。
我还没回答,宋熙雅轻笑了一声。
转头看向靳承墨:
写作多好啊,自由自在的,还没有门槛,谁都能写。
不用像我们这样,天天被 deadline 追着跑。
靳老师,您说是不是?
靳承墨看了我一眼,眼神复杂。
最终只是淡淡地说:
写作确实没那么多条条框框。
我握紧了手中的玻璃杯,冰水沁得掌心发凉。
宋熙雅似乎察觉到气氛微妙,笑着打圆场:
师母别介意,靳老师就是太严谨了,连我论文里的标点符号都要改三遍。
我去趟洗手间。
我起身离开,走廊的冷风扑面而来,吹散了脸上的热度。
镜子里,我的脸色苍白,唇上的口红早已斑驳。
身后传来脚步声,靳承墨跟了出来:
安安,你别多想。
熙雅只是学生。
我盯着他的眼睛:
学生?
你见过哪个学生这么没边界感?
我的声音哽住,没再说下去。
宋熙雅的名字跳在靳承墨手机屏幕上。
消息预览清晰可见:
刚收到消息,我爷爷说这个课题可以申报科技进步奖。
您当第一完成人好不好?
靳承墨看了一眼,按灭了屏幕:
回去吧,大家都在等。
我站在原地没动。
他等了几秒,见我不动,最终叹了口气:
那你先休息会儿,我回去应付一下。
他转身离开,我拨通了大学舍友秦晓的电话。
05
时隔七年,秦晓现在已经是江都最大律所的合伙人。
和上学时候土土的形象不同。
她现在留着齐耳短发,一身职业装尽显飒气,举起咖啡的动作却不失优雅。
我盯着秦晓失了神。
要是当年没拒绝律所 。ffer。
我现在应该也和她一样闪闪发光吧。
秦晓把方糖扔进美式咖啡:
周末送孩子去课外班,节假日礼物不断,法官最爱这种模范父亲人设。
她翻出前不久看到的新闻。
是靳承墨在校园里抱着灯灯放风筝。
标题写着江大最年轻教授靳承墨: 科研与育儿的完美平衡。
我把手机推到桌心。
聊天记录,钻戒购买发票,还有我刚刚拍到的两人的亲密举动……
秦晓的指甲划过屏幕:
亲密动作构不成出轨证据。
钻戒购买记录也不构成直接证据,不可能净身出户。
秦晓拿出 ipad,点开抚养权案例网站:
本市近三年 91% 全职主妇败诉,剩下 9% 胜诉者都有娘家房产或稳定收入。
你知道家庭主妇在法庭上叫什么吗?
叫无业人员。哪怕你稿费月入一万,只要没社保记录就是没工作。
她最后推来张便签纸:
真要离的话,先把菜市场小票都留着,证明日常育儿贡献。
想要灯灯的抚养权,很难很难。
我攥紧包里的文件:
如果我有靳承墨的学术造假证据,能不能让他在抚养权上妥协?
和秦晓聊完后,她的一句话在我耳边久久回响:
真的要撕破脸吗?